近日,金壇區一建筑工地發生一起悲劇,一名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突發高血壓,導致摔倒身亡。事故發生后,家屬與雇主在賠償問題上產生爭議,最終通過司法調解達成協議,雇主向家屬支付賠償金100多萬元。
據了解,該工人受雇于一家建筑工程勞務公司,事發時正在高空作業。由于突發高血壓,工人失去平衡從高處墜落,經搶救無效死亡。高血壓作為一種常見慢性病,在突發情況下可能引發嚴重后果,尤其是在高強度、高風險的建筑行業,工人健康問題更需引起重視。
事故發生后,家屬認為雇主未能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和健康監測,應承擔相應責任。而雇主方則指出,工人自身健康狀況是導致事故的主要原因。雙方在責任認定和賠償金額上存在較大分歧,遂尋求司法調解解決。
金壇區司法調解機構介入后,對案件進行了詳細調查。調解員指出,根據《工傷保險條例》及相關法律法規,工人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,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,應認定為工傷。盡管高血壓是工人自身疾病,但在工作過程中突發導致事故,雇主仍需承擔部分責任。同時,雇主未對高風險崗位工人進行定期健康檢查,也存在一定過錯。
經過多輪調解,雙方最終達成一致:雇主向家屬支付醫療費、喪葬費、撫恤金等各項賠償共計100多萬元。這一結果既體現了對逝者家屬的人文關懷,也警示用人單位必須加強勞動保護,特別是對高危行業工人的健康管理。
專家建議,建筑企業應建立健全員工健康檔案,定期為工人進行體檢,尤其對高血壓等潛在疾病進行篩查。同時,加強對高空作業等特殊崗位的安全培訓,配備必要的防護設施,最大限度降低工作風險。
這起案件的成功調解,不僅為家屬爭取了合理賠償,也為類似勞動爭議提供了解決范例,彰顯了司法調解在化解社會矛盾、維護公平正義中的重要作用。